首页

91foot美脚网

时间:2025-05-25 14:40:23 作者:海外华文媒体“晋南粮仓”探寻“农业芯片”密码 浏览量:18328

  中新网运城5月23日电 (杨佩佩 李庭耀)23日,“侨媒连五洲·黄河寻麦香——共话运城乡村振兴”海外华文媒体进运城活动启动。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晋南粮仓”山西运城,探寻“农业芯片”密码。

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晋南粮仓”山西运城,探寻“农业芯片”密码。 武俊杰 摄

  走进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试验基地,放眼望去,金黄的麦浪层层铺开,饱满的麦穗随风起伏,引得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拍照记录。在这片60余亩的麦田里,种植了近200个品种的小麦。

  香港新闻社总编辑刘林表示,在这里深刻感受到了运城在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积极探索与推动,这种高效的实践,为黄淮麦区的农业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运城经验”“运城样本”。

  山西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平均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650毫米,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小麦是该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余万亩,其中旱地小麦占到近一半。旱地小麦受自然降水影响,年际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丰歉直接影响着全省粮食总产的提升。

  正因如此,抗旱小麦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育成20个抗旱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8个、省审品种12个。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课题组副研究员毕红园(图右一)介绍着不同品种的小麦。 武俊杰 摄

  当日,穿梭在麦田间,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课题组副研究员毕红园介绍着不同品种的小麦。“这是‘晋麦47号’,于20世纪90年代选育出来的旱地小麦品种,在山西乃至黄淮麦区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旱地小麦的典型代表。”

  该品种的育成,推动黄淮麦区实现1949年以来旱地小麦品种的第五次大面积更换,其作为国家黄淮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对照品种20多年,目前仍然是山西、陕西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小麦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的育种目标也进行相应调整,在“晋麦47号”的基础上,以抗旱优质强筋为主要目标,先后成功选育出以“运旱20410”“运旱618”为代表的国审抗旱优质小麦品种。

  毕红园说,这些品种实现了中国黄淮麦区旱地强筋小麦“零”的突破,显著提升旱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累计示范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

“侨媒连五洲·黄河寻麦香——共话运城乡村振兴”海外华文媒体进运城活动启动。  武俊杰 摄

  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旱地面积逐年减少以及适应机械化的需求等现实条件,该团队的育种目标再一次进行微调,在以抗旱为核心的基础上,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先后选育出以“运旱1512”“运旱1392”“运旱1818”等为代表的国审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都具备抗旱抗倒、高产稳产、节水广适等特性。

  “‘运旱1818’从2006年开始杂交配组,用了18年的时间,经过反复鉴定和筛选,才培育出这个抗旱节水、高产广适的旱地小麦新品种。”毕红园说,该品种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降低了株高,但丝毫不影响它的抗旱性。这是旱地小麦育种工作取得的又一项突破。

  种子是“农业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毕红园表示,今后在常规抗旱小麦育种的基础上,加强生物育种,开创新方法,结合加代技术、生理及分子方法开展育种工作,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为提高旱地小麦生产效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贡献力量。(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港产”大熊猫宝宝满月 “熊猫样”逐渐成形

哈里森·曼在信中写道,出于恐惧,几个月来一直没有透露辞职的动机。他还表示,为帮助推进美国的加沙政策感到羞耻和内疚,美国的政策“促成并助长了对巴勒斯坦人的杀戮”。

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举行世界气象日开放日纪念活动,现场设置了气象科普区、气象设备区、互动体验区等,众多民众前来体验和了解气象知识。

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针对TikTok的法案 商务部回应

中华妇联总会执行长汲宇荷说:“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祖国大陆为台湾青年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这里洋溢着浓郁而充满活力的创业氛围,加之祖国大陆庞大的市场,共同构筑了对台湾同胞极具诱惑力的创业磁石。我们满怀信心,期待能够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享时代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同心故事 | 黄炎培之子忆“窑洞对”:历史镜鉴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今年1月12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以更高水平推进产业建圈强链。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构建,这座城市的“吸附力”越发强劲。当前,成都的经营主体总量近390万户,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已有规上企业44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

特写:中国内地奥运健儿联欢濠江之畔

其中,在加强物流业创新驱动方面,深圳立足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智慧物流等新的产业增长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低空经济技术产业融合创新,打造低空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抢抓汽车电动化、无人化、平台化产业重构战略机遇,布局创新测试示范和商业化运营,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运输、配送应用发展示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